昆明市民政局 mzj.km.gov.cn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382-201707-173148 主题分类: 殡葬管理
发布机构: 昆明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17-07-10 10:21
名 称: 昆明市殡葬改革推进基本情况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殡葬改革推进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17-07-10 10:21 浏览次数:814
字号:[ ]

 昆明市殡葬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绿色生态殡葬建设主题,持续加大投入,着力完善设施,积极优化环境,坚持稳步推进,初步建立了科学的殡葬管理、服务、执法、监督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政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目前,全市平均火化率从2010年的84%上升到2016年的95%14个县(市)区、5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已有16个(含高新区、度假区、经开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实现了三个100,即:辖区内100%划为火葬区、死亡人员100%火化、骨灰100进入公墓安葬。“三沿五区”墓地整治成效明显,文明殡葬宣传深入人心,清明节祭扫保障工作连续10年实现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目标。昆明市殡葬改革和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等工作受到民政部表彰。

一、加强领导,为推进殡葬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昆明市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将殡葬改革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相关委办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将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引入常态化。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殡葬改革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把殡葬改革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片包干,一级抓一级。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及时调整充实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殡葬改革的领导,定期研究、检查、考核、总结殡葬改革工作。为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市政府还专门召开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

二、加大投入,着力开展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坚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有效利用社会资金相结合,全市共投入殡葬改革资金9亿多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目前,全市殡仪馆达10个,其中新建6个,改扩建4个,基本满足了全市殡葬需要。昆明市殡仪馆投入2.31亿元进行改扩建,一期工程将于年内全部投入使用。市政府连续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0万元,补助建成192农村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安葬12万余冢。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政府引导,建成经营性公墓19个,到目前为止已安葬20万余冢,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同时,加大惠民殡葬投入力度,市政府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火化补助,给予每户死亡人员家庭补助1000元的火化费,每年补助3000多户,发放补助费300万余元。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每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左右,给予农村死亡居民每户1000元至3000元的火化及安葬补助,有效保障了全市特殊困难群体和农村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三)因地制宜,强化“三沿五区”坟山墓地治理。全市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等工作,周密制定方案、强化重点督查、严格工作验收,深入开展以三沿(即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道沿岸)和五区(即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开发区)坟墓为重点的坟山墓地整治行动。全市采取迁走一批、遮挡一批等方式,共治理坟墓近16万冢,在坟山墓地植树500万余株。开展整治活人墓行动,分区域、分步骤,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共整治活人墓”5600余冢,取缔制碑点和棺木制作点400多个。开展散葬坟墓清查,落实逝者姓名、家属姓名(含居住地址和联系电话)、监管人姓名(含联系电话)等信息,共清查登记40万余冢。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坟山墓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

四、健全机制,完善殡葬管理法规政策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完成了《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行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殡葬的意见》,市人大作出了《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文明殡葬的决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推行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殡葬的若干规定》、《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也相继制订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了全市上下一致、配套完善的殡葬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同时,将执法监督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开展“优质服务月”和“行风建设月”等活动,加强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行风建设,全面开展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活动,实行阳光殡葬一站式全天候服务,开通96511殡葬便民服务热线,为丧属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五、强化宣传,培育殡葬文明新风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发放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大力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倡导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方式,全力营造了一个全社会理解、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使殡葬改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几年以来,全市共张贴横幅标语40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200多万份,出动宣传车1万多台次,发送公益广告1000多条。全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作用发挥明显,鲜花葬、树葬、草坪葬、塔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已接近23%,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为公众所接受,文明节俭治丧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