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民政局关于昆明市环境保护督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办事项办理情况公示
我局收到昆明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改革殡葬火化方式、节约不可再生能源 (编号DDC20180213)的转办事项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殡葬管理处认真研究和办理。我们十分感谢举报人对殡葬改革与环境保护的关心和关注,也期盼有新的既环保、又节能的科学方式来取代以焚烧处理遗体的方式。举报人建议用生物葬方式处理遗体,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该方式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确实是一个好方法。现就建议的落实办理情况公示如下:
一、 关于当前生物技术应用情况
据我们了解,生物技术无害化处理过程是将动物尸体或患病畜禽送进尸体粉碎机进行粉碎,再由智能传输系统将粉碎后的尸体送入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处理罐,在处理罐内进行90-360min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处理,同时加入麸皮,生物酵素等生物降解原料,彻底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最终分解为植物底肥,油脂和水。高温生物降解技术无害化处理从投入病死动物到处理结束,都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和影响,是低碳环保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在处理病死动物过程中确实可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病死动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一个符合现代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绿色环保的技术项目。但目前采用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到病死动物尸体的处理上,而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全国也只有广州、上海等几个城市,尚未应用到对人类遗体的处理。
二、 关于绿色环保殡葬的推进情况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有限,千百年来人类死亡后遗体处理方式是土葬,土葬消耗大量的木材,又污染水土,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节约土地,保护资源环境一直是殡葬改革的初衷。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956年联合签名死后实行火化,不保留遗体,拉开了我国以火化为主要处理遗体方式的殡葬改革序幕。全国殡葬改革走了一条先党内后党外,自上而下的改革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50年代到1997年这个阶段为倡导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改变人们的土葬观念,推行火化。1997年国务院出台《殡葬管理条例》,将殡葬改革纳入法制轨道,开始在全国推行火葬,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全国平均火化率达到48%左右,昆明市火化率达到95%。通过火葬处理方式,我国节约了大量的木材和土地,殡葬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火化焚烧所产生的废气和一氧化碳污染大气环境,确实需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来改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火化机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为降低污染,国家正在推广节能环保的火化设备,如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火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昆明市殡仪馆改造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火化炉,配套有后尘处理装置,同时,将烧柴油改为烧天然气,这样基本达到环保要求。另外,大力推行绿色环保殡葬,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绿色安葬方式处理骨灰,经过多年努力,绿色环保殡葬正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寻求新的科学的处理方式始终是我们追求目标。
三、 下步推进措施
生物技术无害化处理无污染,保护环境固然是一个好的处理方法,但对人类遗体的处理不仅仅是方式上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要对遗体进行分解,人们从情感上还难以接受。同时,对人类遗体的处理涉及到法规、民族、信仰、习俗、社会道德等多方面问题,也正是因为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国家目前还未提倡和推广。现行法规政策推行以火化方式处理遗体,鼓励骨灰处理多样化,提倡不保留骨灰,如海葬、撒葬等。为此,我们将高度关注生物无害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上呼吁,期待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在人类遗体处理上提倡和推广这项技术。届时我们会全力宣传和推广,并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规政策来保证该项技术的推行。
昆明市民政局
2018年11月22日
(联系人:蒋世富,联系电话:0871—631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