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民政局 mzj.km.gov.cn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382-202404-457941 主题分类: 社区治理
发布机构:  昆明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4-04-18 16:09
名 称: 昆明市社区治理典型案例系列二: “小菜园”推动小微空间绿色更新、多元共治 ——安宁市连然街道东湖社区
文号: 关键字: 社区,小区,居民,治理

昆明市社区治理典型案例系列二: “小菜园”推动小微空间绿色更新、多元共治 ——安宁市连然街道东湖社区

发布时间:2024-04-18 16:09 浏览次数:0
字号:[ ]

一、 基本情况

东湖社区辖区范围内的东湖拆迁安置小区,是安宁市螳螂川河道改造拆迁居民集中安置的一个小区。小区于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25年历史,属辖区内的老旧小区。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小区楼栋间的闲置空地被居民堆放杂物,形成小区的卫生死角,既影响了社区环境又浪费了闲置资源,为了彻底整治环境卫生,合理利用闲置资源,社区党委以整治卫生死角作为切入点,合理利用闲置空地,改建属于社区居民的“爱心菜园”,以居民自治、多方共管的方式,管理和维护菜园日常。同时,延伸服务触角,以“爱心菜园”为依托,联合社会组织启动“爱满食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儿童议事会,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打造青少年实践“第二课堂”;开展爱心义卖活动,为社区微基金添一份力。    

二、 主要做法

东湖社区拆迁安置小区楼栋后闲置的空地上杂草重生、杂物乱堆乱放,因无物业管理,久不清理的垃圾堆放在地,环境卫生较差。小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曾多次对此空地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但未取得显著成效。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改,这样的环境卫生可能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如何利用好这块闲置资源,打造老旧小区治理示范点,提升居民的满意度”成为社区干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实地合勘筑牢开发“奠基石”。东湖社区积极搭建与居民群众沟通的桥梁,重视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多次到东湖拆迁安置小区进行实地察看,与居民代表、中建七局安宁市官厢街改造项目工程部等一同实地勘察后,发现小区楼幢后有一块闲置的空地,测量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空地上随意堆放着居民的杂物、垃圾,既影响小区美观程度,又给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闲置空地涉及小区的公共区域及业主们的共同利益,“如何合理利用空地,既能满足居民需求,又能美化环境,让空地更具利用价值”成为了改造的重难点。

(二)征求民意开出治理“千金方”。社区党委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管理人员召开民主议事协商会议,协商讨论杂物堆变菜园子改造项目,对闲置空地改造项目的方向、方法、用途等方面进行意见征集。社区党委深入小区走访居民群众,通过入户走访询问、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对居民的诉求和建议进行汇总统计。

(三)民主合议立好改造“总航标”。东湖社区邀请小区党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协商会议。在多次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将这块面积约15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合理规划改造成“爱心菜园”,明确了改造总体方向。将菜地分块划分,由小区居民自发认领地块、种植时令蔬菜,打造居民自治共享的专属“爱心菜园”。

(四)多元主体按下共治“加速键”。在本次菜园改造过程中,社区充分整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以召开“大党委”会议为契机,以“居民需求清单、社区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为依托,以联动机制为抓手,共抓基层党建,共享党建资源,共解社区难题,以契约化、项目化方式助推社区治理提效、服务提质,鼓励辖区单位积极认领菜园改造施工、蔬菜种子、肥料等需求事项,得到了大党委成员单位的积极响应。由中建七局安宁市官厢街改造项目工程部认领场地设计及平整工作、安宁文策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化肥、安宁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菜园提供种子和农药。东湖社区组织居住在小区的党员、“双报到”党员和小区热心居民积极参与到地面垃圾清除、土地平整等工作当中,保证了“爱心菜园”项目顺利推进。将菜园划分为22块小菜地,鼓励居住在小区的居民积极认领种植区域,由居民代表作为菜地负责人,对认领的菜地进行日常维护种植。居民们互帮互助,互相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在菜园里种下了白菜、苤蓝等时令蔬菜,定期浇水除草除虫,细心管理。

(五)资源合用画好共享“同心圆”。以“爱心菜园”为平台,东湖社区全面整合成员单位、居民等各方面力量,将绿色蔬菜送给爱心食堂和特殊群体,传递社区的关爱和温暖。爱心菜园种植出的蔬菜,由社区志愿者及居民运送到社区爱心食堂,供老年人食用。一些蔬菜还会送到困难群体家中,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让他们吃出健康。在此基础上,东湖社区以“爱心菜园”为依托,延伸服务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探索治理新风向。联合安宁市光年鲸志愿服务中心,启动“爱满食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儿童议事会,以改造爱心菜园为主题,引导儿童参与社区治理,以儿童的视角破解治理之困;打造青少年“第二课堂”,联合安宁市第一中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锻炼意志,让青少年感受农耕的乐趣;开展蔬菜义卖活动,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儿童进行蔬菜义卖,将义卖所得资金注入社区微基金,帮助辖区更多困难群体。

三、 成效与反响

“爱心菜园”于2023年6月中旬改造完成,投入资金24785元。目前,菜园种植了白菜、苤蓝、辣椒等多种蔬菜,小区党员、居民共20余人积极参与到“爱心菜园”的日常管护中,蔬菜长势良好。目前,爱心菜园已收获了第一、二批蔬菜并送至社区爱心食堂供老年人食用,形成了社区“爱心菜园-爱心食堂”的良性互动与循环。以爱心菜园为依托景,组织“爱满食光”志愿服务项目相关活动5次。

“爱心菜园”的改造建设,是东湖社区居民自治的一个缩影,既盘活了老旧小区的闲置资源,增强了小区的“造血功能”,又搭建起“社区-居民-大党委成员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完善了老旧小区的治理模式,延伸了资源利用平台,营造了和谐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受到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 经验与价值

(一)党建引领,让小区服务更有“深度”。居民小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小区治理有方,城市治理才会有序。基层小区管理水平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小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小菜园”牵动“大民生”,东湖社区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跨越,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治理往深处走、往实处干。

(二)多元共治,让小区管理更有“广度”。社区党委牵头,探索搭建小区自治平台,以“社区党委+小区管理人员+居民群众”为基础,建立多方联席会,定期协商议事,通过共商共议共决,能有效落实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建立小区发现、社区吹哨、分级报到、协同处置的小区事务联动响应机制,推进社区规范化管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助力解决小区民生问题,让居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盘活资源,让小区建设更有“力度”。改造“爱心菜园”,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温暖了辖区老人们的心。社区号召更多热心志愿者,带动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到爱心菜园的管理建设中来,将爱心菜园打造得更好,让社区更多老人吃上爱心菜,将爱心继续传递。同时,不断整合“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带领“大党委”成员单位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建言献策,为小区建设、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四)活动赋能,让小区生活更有“温度”。一是挖掘发现小区居民共同爱好,引导鼓励各年龄段居民依据兴趣爱好、特色专长、共同利益等组成各类“主题型”队伍,推动活动项目化、项目组织化,推倒居民心中的“墙”,重构“熟人社区”。二是定期开展邻里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举办写对联、品元宵、包粽子等活动,将“爱心菜园”收获的蔬菜,包进饺子,分发给居民,将爱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借助“爱心菜园”开展亲子种植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拉进彼此距离,引导居民挖掘爱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居民文化认同感及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