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233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一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全社会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提案 收悉, 由市民政局主办,市卫生健康委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 基本情况
2023 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为 868 万人,其中 60 岁及以上 人口为 139.5 万人,占 16.07%,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 口 99.6 万人, 占 11.47%。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 140 家,公办公营 41 家,公 办民营 13 家、民办民营 86 家,社会力量作为主体占比 70.71%。 建成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69 个,乡镇(农村)区域性养老 服务中心27 个;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524 个,老年 活动中心(站、室)等场所 1217 个,社区为老助餐站( 点)253个,现有各类养老床位 3.32 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 66.2%。
二、 答复意见
(一)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倡导,在全社会中弘扬“百善 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上形成以“孝敬赡养老人为荣, 轻亲情重利益为耻”的文化氛围。让全社会敬重长者,为长者提 供舒适、友善的生活环境
答复情况: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 会共同责任。昆明市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倡导,重点突 出养老敬老的价值观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强化政策引 领, 2020 年 制 定 了《 昆明市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2020-2030 年)》,2022 年实施《昆明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2023 年印发 1000 份《昆明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在全市范围内 宣传,印发 10000 份公共养老服务宣传手册进行宣传,组织开展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等活动,引导老年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 责任人”意识,强化“家庭是健康第一道关口”观念,倡导健康生 活方式,尽量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在全社会凝聚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共识。组织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敬老 月”慰问和为老志愿服务等活动,并将为老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和高校学生实践内容。每年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 县区及街道共同举办“敬老月”活动,结合“九九重阳节”等中华 传统节日,通过文艺展演、健康义诊、惠老政策宣传、关爱慰问 老人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良好氛围。
( 二)依托现有社区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资源整合和加 强,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建成专业化的社区居家 养老队伍,不断摸索和完善服务内容和提高质量
答复情况: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昆明 市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已建成 多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日间照料、康 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同时,通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等级评审,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目前,昆明市共有乡镇卫生院92 家,村卫生室 1270 家,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77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86 家,共建成国家推荐标 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19 家,国家基本标准 59 家,省甲级标准 50 家,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 57 个,慢性病管理中心 141 个,基 层慢性病门诊服务普遍开展。通过实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 升行动,不断丰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服务内涵,建成省级医 养结合示范基层医疗机构9 个。
( 三)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的主要服务制定指导性的收费标 准,可根据老人服务程度进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与不同的服务照料
答复情况:《昆明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明确养老服务应当 遵循政府主导、统筹发展、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保障基本、适 度普惠的原则,政府投资举办的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按照规定实 行政府指导价,其他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保持相对稳定。2023 年印发《昆明市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昆明市32 项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公办 养老机要积极发挥构兜底、普惠和示范作用,全市公办养老机构、 公建民营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为经 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重残、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抚对 象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根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等 11 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 15 条措施的 通知》(云卫老龄发〔2022〕4 号)。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 人等人群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取“医药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 的方式收费。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适用本医疗卫 生机构执行的医药价格政策。上门服务费允许由公立医疗卫生机 构综合考虑服务半径、人力成本、交通成本、供求关系等因素自 主确定,并向社会公开。已通过家庭医生签约、长期护理保险等 提供经费保障的服务项目,不得重复收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 展养老服务,床位费和护理费的制定按有关规定执行。非公立医 疗机构依据自身特点,执行市场调节价,提供的社区居家特色医 养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可自行设立 社区居家医疗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
( 四)大力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全民均 建立健康档案,有效管理社区内的慢性病人和老年人,实现预防 与康复相结合,减少社区导致到医院住院治疗的发生率
答复情况:昆明市正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 路”, 在全市 14 个县( 市)区同步启动家签示范建设工作,首 批建设 18 家家签示范建设单位,实现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让老 年群体在家门 口即可享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服务。 2023 年,全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 73.9 万人,签约 覆盖率 77.8%,履约率 99.92%。鼓励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建立 长期稳定的健康管理关系。同时,我们也正在逐步完善健康档案 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方便居民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信息。对 于慢性病人和老年人,通过加强健康管理,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 导和康复服务,降低因病情恶化而需要住院治疗的风险。同时推 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全市 530 万人。2023 年,全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 50.53%,为 58.79 万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血压测量、康复指 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服务,为 5000 余名老年人开展 失能老年人等级评估和健康服务,老年疾病防治进一步加强。
(五)在社区内招募专属义工,通过与老年人熟悉的义工倡 导、鼓励和帮助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答复情况:昆明市一直重视社区义工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的 热心人士参与社区服务和养老工作。通过完善义工招募、培训和 管理机制,确保义工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 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细致的关怀和帮助。同时,昆明市也积极 探索义工与老年人之间的有效互动模式,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让义工和老年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这些活动不仅能够 帮助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 生活质量。此外,昆明市还注重发挥义工在宣传和推广养老服务 中的作用。通过义工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更多的老年人传递养 老服务的优势和价值,提升他们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和接受度。
( 六)政府提供场所,由社区或社会机构介入,举办适合老 年人群的文艺活动,或者老年人学习班,组织老年人旅游,帮助 老人重新建立交友圈,使他们退休后在生活节奏、文化生活等方 面仍然有自己的一个圈子,保持精神生活愉快,有效提高晚年生 活的质量
答复情况: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晚年生活 质量,昆明市政府正积极提供场所,支持社区和社会机构举办各 类适合老年人群的文艺活动和学习班。通过组织老年人参与文艺 演出、书法绘画、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让他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 也能够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此外,我们还鼓励社区和社 会机构组织老年人旅游活动,让他们能够走出家门,欣赏祖国的 大好河山,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老年人精神 文化生活的关注和引导,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方 式,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我们相信,在政府、社区和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人的精 神文化生活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晚年生活也将更加充实、 愉快和幸福。
感谢您对昆明市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 不断提升全市养老综合服务能力,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 生活。
(联系人及电话:戴林,0871-63136493)
昆明市民政局
2024年6月12日